【茶话科学营】走进中科院,悟出科技心

本文发布于:
2023-06-08
来源:
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2023年广西中小学教师科学营活动(第一期)于4月9-15日在北京举办。今采编营员心得数篇,将陆续登载,是以为“茶话科学营”专栏,既为同行雅兴共品,也望能启心思聚众智,共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

 

走进中科院,悟出科技心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梁圆

       “春风掩映千门柳,暖雨晴开一径花。”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鸟⼉飞翔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叫声像优美的乐曲在北京空中回荡。伶俐的⼩燕⼦翘着剪刀似的尾巴从南⽅飞来了,好像在向我们炫耀北京春天的美丽。由广西科协、广西教育厅主办,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广西科技馆、广西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培训基地承办,中科领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年广西中小学教师科学营活动(第一期)于2023年4月9-15日在北京举办。我很荣幸地与85名来自广西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科普基地专职和兼职从事科技教育的老师们一起,参与了此次的活动。大家与科学家面对面、与名校名师交流,以及参观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普场馆等,身心感受到中国的科技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科技强国来之不易。

       活动安排了多场专家学科前沿讲座,我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园园主讲的《数学从哪里来?》。讲座围绕着数学史概论,借助人类历史中数学推动发展的案例,介绍了数学从哪来以及数学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

       讲座中,郭老师还分别用“望星楼里的圆周率”和“牛顿的生日”这两个故事来说明数学方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望星楼里的圆周率”这则故事中,郭老师介绍,阿尔·卡西跟中国古代数学家一样采用《论圆周》一书中割圆的方法计算圆周率,阿尔·卡西想了很多方法为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其中“弃九法”沿用至今,并应用于当代生活中为保障系统安全的校验码和二维码中。

       中国古代数学也有非常辉煌的成就。在山东武梁祠汉墓石刻上的《伏羲女娲手持规矩图》上可以验证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相应几何学的知识。数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汉代九章算术。九章算术基本确立了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数千年的数学演化发展,中国传统数学到宋元达到巅峰。

       在讲座的最后,郭老师通过一幅名为“数学到哪去”的画向我们介绍在学校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学习到更高深的数学,以及数学在一些实际领域里的应用。“好好学习数学,保持一颗探索未来的好奇心,未来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大家去创造。”

       回想中科院学习的点点滴滴,科学家们严谨的研究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回顾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在做实实在在的研究,我们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推理要严谨、有理有据;用鼓励、创新、方法、尊重融合到教育教学中;明确教学的本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的规律设计自己的教学;宏观强调,高位思考,细节研究,回归本真。感谢中科院,感谢科协,感谢你们带领我们在科学的殿堂里自由飞翔,实现我们的幸福教育梦。

       感谢筹办科学营活动的各位领导们,给了我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学习,回到工作岗位后,一定能更好的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力普及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动脑、爱科学,以中科院为目标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