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静电实验秀点燃了13个国家青少年的破冰现场,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们捂着头发惊呼着笑作一团,他们的发丝在静电作用下根根直立如蒲公英。争相接力的静电运输比赛中,来自越南和马来西亚两位女孩利用静电传递彩带,现场欢呼声不断,少年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喊着“加油”。热闹的氛围中,第九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中国—东盟青少年创客营)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
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广西科协、广西科技厅、广西教育厅、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博览局、广西科学院、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阿曼、泰国、越南等1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师生将开启为期7天的“AI创享之旅”。

破冰活动现场
9月15日,创客营师生深入南宁市各中小学校开展国际工坊·AI创享家和教师工作坊等系列活动。中外师生共同参与“AI空间站工程师—太空车组装与智能任务设计”、“智能机械臂助手—未来 AI 安全应用模拟”、“水域鹰眼—智能识别与捕捉无人船”、智能浇花系统、智驾取运车、Cyber智能车、博识万物机器人、聊天机器人、手势控制无人机等课程。

国际工坊·AI创享家和教师工作坊活动现场
在广西民族大学,师生们参与了“AI科普领航 智联东盟”——2025中国—东盟科普之夜,大家跟随节目节奏时而惊叹、时而欢呼,沉浸式体验这场跨国科技与文化的盛宴,现场还展示了卫星遥感、健康检测、智能机器人等中国与东盟的科技创新与科普合作成果。

中国—东盟科普之夜现场
“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入选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本届活动作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得到了国内外30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将围绕人工智能开展20余场国际教育工作坊、科技文化参访、教师工作坊、科学家对话等活动,全方位推动中外青少年和科技教育工作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协作与跨文化互动。